各相关学院、二级单位:
根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2025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申报公告》《2025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高校毕业生就业研究专项申报公告》《2025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考试研究专项申报公告》《2025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终身教育体系研究专项申报公告》《2025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研究专项申报公告》《2025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中国教育法治与全球教育治理研究专项申报公告》要求,按照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管理规定,现将我省组织申报2025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年度项目及专项项目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公告及材料下载地址
请仔细研读《2025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申报公告》《2025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高校毕业生就业研究专项申报公告》《2025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考试研究专项申报公告》《2025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终身教育体系研究专项申报公告》《2025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研究专项申报公告》《2025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中国教育法治与全球教育治理研究专项申报公告》,各《选题指南》《申请书》《活页》和《申报常见问题答疑》,请务必注意申报新要求,确保课题申报的科学和规范。
课题申报所需的各种材料均可从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网站(网址:http://onsgep.moe.edu.cn)下载,也可到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网站(网址:http://www.sdjky.net/)下载。
二、全规办年度项目申报工作具体安排
为进一步调动省属高校和各市教育科学规划办申报课题的积极性,强化各有关申报单位的责任意识,提升我省国家级课题申报质量,本年度我省拟采用分配名额与限额申报相结合的方式组织申报工作。
(一)年度项目类别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年度项目包括国家重点、国家一般、国家青年、教育部重点、教育部青年、博士生项目。
(二)名额分配数量及方式
本年度依据集中统一评审与名额分配相结合的原则,我校实行不限额申报,且一并纳入省级评审。
(三)省级组织评审及培训时间安排
1.材料提交时间。2025年5月15日14:00前,请二级单位务必将所有材料纸质材料(《申请书》报送4份,《活页》报送4份,申报材料汇总表加盖单位公章1份)报送至科研处206,电子版发送至科研处邮箱,逾期不予受理。(邮件主题为:全规办+申报管理单位名称)。
2.省级评审时间。5月24日在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官网公布评审结果。
3.公益性培训与指导。5月24日-25日,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将开展公益性学术研讨会。
(四)申报材料要求
1.电子材料。请各管理单位务必统一将审查合格的《申请书》和《活页》以及申报材料汇总表电子版报送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电子邮箱:sdjyghb2023@126.com(邮件主题为:全规办+申报管理单位名称)。
2.纸质材料。《申请书》报送3份,《活页》报送3份,申报材料汇总表加盖单位公章报送1份。
三、全规办专项项目申报工作具体安排
专项项目实行不限额申报,无需省级评审,直接推荐至全规办。
(一)专项项目类别
“高校毕业生就业研究专项”“教育考试研究专项”“终身教育体系研究专项”“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研究专项”。
(二)专项申报要求
1.高校毕业生就业研究专项。项目类型设有重点和一般项目。申报专项须从指南中选题,并按照指南意图进行研究设计。自拟选题不予受理。原则上每个选题只确立1个立项项目。重点项目研究期限为2年,一般项目研究期限为1年,不得延期。申请人或团队主要成员要具有就业指导与服务的工作背景或从事与就业有关的研究工作。(见附件2)
2.教育考试研究专项。项目类型设有重点、一般和培育项目。项目研究期限为2-3年,不得延期。重点、一般和培育项目的申请人均须具有副高级以上(含)专业技术职称外,或者担任副司(局)级以上(含)领导职务,或者具有博士学位。 (见附件3)
3.终身教育体系研究专项。项目类型设有重大、重点和一般项目。申报重大和重点项目必须从指南中选题,并按照指南意图进行研究设计。一般项目可对指南中的题目进行适当微调,但不得大幅改变题目中的关键词。研究期限为2-3年,不得延期。申请重大项目须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厅局级(含)以上领导职务;申请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须具有副高级以上(含)专业技术职称,或厅局级(含)以上领导职务,或具有博士学位。团队成员须包含开放大学在职教学或科研人员。(见附件4)
4.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研究专项。项目类型设有重点和一般项目。申报专项须从指南中选题,并按照指南意图进行研究设计。如确有需要,可对指南意图进行适当微调,但不得大幅压缩或改变研究内容。自拟选题不予受理。研究期限为1-3年,不得延期。每个选题原则上只确立1个立项项目。(见附件5)
4个专项所设的项目类别略有不同,拟申请专项项目的申报人,务必认真阅读申报公告和指南;注意申报资格、研究年限、成果要求,确保符合申报要求。
四、网上申报方式及时间
(一)申报方式及平台
本年度课题申报全部采用网络申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管理平台”(https://202.205.185.227/)中的“项目申报系统”为本次申报的唯一网络平台,网络申报办法及流程管理以该系统为准。
(二)申报时间
申报系统于2025年4月28日零时至5月26日17时开放。在此期间申请人可登录平台,填写并导出《申请书》,在5月23日14:00前将纸质材料签字并以学院为单位提交到科研处206,科研处统一组织加盖单位公章后,全文扫描在一个文档中,跟PDF版本的《活页》一起提交到平台上。要确保线上线下《申请书》和《活页》内容完全一致。逾期系统自动关闭,不再受理申报(由省级教育规划办管理的单位需在此段时间内同步完成审核提交)。
(三)审核时间
根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要求,省教育科学规划办网上审核提交截止时间为2025年6月9日17时。如需退回修改,期间不能新增申报材料。请严格按照以上时间要求开展申请和审核工作,因错过受理时间、未按要求操作系统造成的责任由相关人员自行承担。
(四)报送纸质材料时间
《申请书》《活页》和《申报数据汇总表》(见附件8)纸质版一式一份,在5月23日14:00前将纸质材料签字并以学院为单位提交到科研处206,《申报数据汇总表》一式一份,学院盖章后同时提交至科研处206。在平台上提交给全规办的所有材料均视为经过各级单位审核同意的文本。
五、其他注意事项
(一)各二级单位着力提高申报质量,选题要贴近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重大决策和需求,同类选题不得重复申报。
(二)请各申报人务必严格遵守申报时间规定,不受理个人申报,逾期系统关闭不予受理申报及审核。
(三)根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2017年7月修订),请二级学院务必严格审查申报材料及申报人信息,严肃学风,切实负起管理责任,对以下情况进行严格把关。
1.严禁课题被终止或撤项后未满5年者申报。
2.严禁在研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及其他国家级科研项目(以下统称“国家及教育部级基金项目”)负责人,申报新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年度项目和专项项目(结项证书标注日期在2025年5月30日之前)。
3.严禁“国家及教育部级基金项目”的申请人和项目组成员,同年度作为负责人申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年度项目和专项项目。
4.严禁同年度同时申请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及其他国家级科研项目。
5.严禁同年度申请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的成员申请专项。
后续如有发现此类情况,将对课题申报个人和单位进行通报。
(四)若有问题需咨询,请先查看《2025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各类项目申报常见问题答疑》和《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管理平台操作手册-其他类别项目申报》。
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咨询电话为0531-55630271、55630236。
平台系统及技术问题请咨询400-800-1636,电子信箱:support@e-plugger.com。
未尽事宜,请与科研处联系。
联系人:刘欣然(岱德楼206室)
内线:8199,电话:0532-83150209
邮箱:kyc@qdbhu.edu.cn
附件:
附件1-8.zip
青岛滨海学院科研处
2025年4月30日